“这…”萧隐听了很是犹豫,这个办法他不是没想过,可向大户借粮,有伤大梁脸面,哪有皇帝向大户借粮的?
可要是强令豪强再纳粮,那他就会丧失“民心”。
“父皇,不能再犹豫了。湖广每天都有百姓饿死,情何以堪啊!”萧焱说到这里,看向徐彧,“徐尚书,你主管户部,可知我大梁有多少在册户口?”
徐彧道:“好教赵王知道,大概有一千二百万到一千三百万吧。”
“大概?”萧焱冷笑,“没有那么多了!因为有几百万人当了流民!几百万人当流民啊!这怎么得了!本王听说,已经有流民开始往唐国跑了!”
“父皇,再不施恩赈济百姓,那我大梁将越来越弱,唐国越来越强!”
萧隐身子一颤,“梁弱唐强”这句话就像是一把利刃,刺了他一刀。
“那就照你的意思办吧。”李洛的威胁和严苛的事实,还是让萧隐决定采纳萧焱的建议。
“陛下,赵王此策不妥啊!”一个官员放下酒杯出列,“我大梁建国只有一年,根底未稳,却要向百姓伸手,这民心何在?为今之计,莫若像唐国借粮,唐国不借,也可征收明年或者后年的赋税。”
此人是散骑常侍董襄,也是湖广豪族出身。他口中的百姓,当然指的是豪绅大户。
亏他想出来预先征税的主意。
“百姓?民心?”萧焱冷冷盯着这个跳出来唱反调的人,“万千小民不是百姓?不是民心?流民不是百姓?董襄,我大梁若没了,你等大不了换个主人做官,还管得了我等的死活么?”
光明公主辛苦一向怨恨豪绅投靠蒙元,她巴不得看到豪绅倒霉,也站起来说道:“陛下,大梁不是没有粮食,粮食多在大户手里。圣教当初起事,就靠了镇压一些大户得的粮食。那时尚且有粮,难道如今反而没有了么?”
“臣以为,是该让大户出粮的时候了。要是晚了,就是这么做也来不及了。”
光明公主的话,还是有分量的。萧隐也知道事情紧急,终于下定了决心。
“赵王,朕就以你为督粮总管,向多粮大户借粮。”萧隐说道。
萧焱神色一喜,道:“只要父皇赐我全权,儿臣三月内一定督办三百万石粮食,解国难之危。”
“好。朕就赐你全权,不过,你休要蛮干,不要闹得天怒人怨才好。不然,朕也不会不管!”
“遵旨!”萧焱领命。
萧隐目光闪烁。他已经有了计较。等到征到足够的粮食,赵王一定会被豪绅巨族怨恨,到时再削掉他的爵位,让他闭门思过,也算有了交代。
大不了过两年再恢复他的爵位就是了。
“那此事朕就不管了。以后,尔等也不要因为此事来烦朕。”萧隐毕轻飘飘就把这件大事推到儿子身上。
萧焱当然知道父亲心里想什么。虽然有些心寒,可为了大梁,他也无法计较了。
徐彧参加完宫宴后回府,怒气冲冲的骂道:“竖子!不当人子也!三百万石,他还真敢想!我徐氏一百石都没有!哼!”
虽放言一百石粮都没有,但他刚回府中,就享用了一碗燕窝,一条长江鲥鱼,外加半只熊掌。第二天又大开宴席,山水八珍。
…………
二月二,龙抬头,李洛终于率领大军来到成都城下。
龟儿啊,老子来喽!麻卖皮…
此时的成都,已经被杨汉明和易士英等人围困半月。但城中还有一万多元军,加上征调守城的大量青壮和乡勇,竟然还没有被攻下。
成都城外的唐军大营,杨汉明正在和易士英讨论如何尽快攻下成都。
杨汉明所部以苗兵为主,并不擅长攻城。易士英所部常年防守凌霄城,也不善于攻城。
三万多兵马,加上两万多乡勇,五万多人迟迟攻不下成都。
“郡马,大王到了。”宗昼进来说道。
“这么快!”杨汉英喜出望外,“易将军,快随我去迎接大王!”
几人出营,不久之后果然看见李洛的浴火凤凰大纛,紧接着就是千军万马迤逦而来,大军气势雄壮,一种浩大的肃杀之气铺天盖地而来。
杨汉明和易士英等人骑马迎接,很快就见到了白马玄甲的李洛。
“臣杨汉明,拜见大王!”
“臣宗昼拜见大王!”
“臣乔布拜见大王!”
杨汉明和唐国大特务们一起神色激动的拜见,易士英虽然没有见过李洛,也跟着下拜:“臣易士英,拜见大王!”
李洛下马亲自扶起众人,“汉明,多日不久,可是辛苦你了。”
两人已经快一年没见了。
杨汉明道:“为了大唐大业,臣就算有点辛苦,也甘之如饴。倒是大王,起兵以来,戎马倥偬,征战四方,着实辛苦。”
“沅儿对你很是想念,过段时日就会来和你夫妻团聚。”李洛说道。杨汉明功劳很大,这个妹夫找的不亏。
“谢兄长。”杨汉明很是高兴,他也很想念李沅。
李洛点点头,对易士英笑道:“易老将军,寡人久闻大名了。川蜀当年有八十一坐山城,唯独凌霄城坚持抗元至今,以孤城挺立多年,独树抗元大旗,彰显我汉家气节,极矣尽矣,寡人很是钦佩。”
易士英心中一暖,“大王言重了,臣惭愧之极,当不得大王如此谬赞。若非大王援手,臣尸骸早寒,而凌霄城沦丧多日了。”
李洛道:“凌霄城皆为忠良,寡人必不相负。”
易士英道:“大王厚恩高义,臣敢不信也!凌霄城上心,盼大王犹如久旱盼甘霖!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