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重要的一点,那就是缅甸旁边的暹罗也臣服了,若是把周围一片都打下来,还掌握了西洋人的一条重要的航道。
航道上设立关卡收钱,那真是一本万利的买卖!
西洋人不愿意给钱就绕路,不绕路就得给钱,想强冲过来,那就试试他们大-炮的滋味!
尼古拉斯知道这条航线是欧洲过来最重要的一条,不然绕路的话,船队成本就要高了。
他能猜测那些船队过来的时候遇到的是大清的将士估计都蒙圈了,想动手又打不赢,默默给这些人开始点蜡。
当然有自己人守着这条航线,尼古拉斯就不必担心被人扣下货物。
这些年来关卡上的人是真黑,当地人卡一次,白皮肤人再卡一次,只管看心情好不好放行,还会看船队的货物,喜欢就强留了!
都是贵重物品,千里迢迢送来原本耗损就大,还遇到这帮强盗,多少商人血本无归。
尼古拉斯也吃亏了几次,气得不行,这次有人帮着教训他们,自然更高兴了。
就怕傅恒一走,关卡上的人也跟之前的那样卡货物收巨款过路费,尼古拉斯就开始头疼了,忍不住偷偷给苏叶写信,让掌柜帮忙转送。
苏叶收到后看完不由想着,尼古拉斯的担心还真有可能。
傅恒一走,没个压制的人在,云贵负责的人要多收钱,山高皇帝远的谁知道呢?
卡着收费就是一时巨利,皇帝又让最高负责人三年一换,大家搜刮一通就跑,哪里会管以后能不能细水长流?
要是关卡比以前还厉害,商队们宁愿绕道,未必会来,那对商业互通十分不利。
掌握了这个航海通道就是源源不绝的钱,绝不能叫人因为短视给毁了!
苏叶把尼古拉斯的信笺递给皇帝看了,皇帝点头道:“他的担心不无可能,朕会派人查探关卡以前收取的银钱有多少,要是比这个少很多,那么就肯定有人贪墨了。”
即便定制了一条下限,也可能对方卡着下限来收,多出来的就进腰包了,指不定还狠狠威胁商队们私下多要钱。
苏叶看皇帝并不是很在意这条航道的样子,只觉得拿捏住西洋人的航道命脉就足够了,就劝道:“皇上,西洋人的武器和粮食跟我们不一样。之前有香薯和土豆,指不定还有别的?武器也是如此。”
要有新的东西,他们没第一时间知道不就落后了吗?
皇帝对新粮食还是感兴趣的,香薯和土豆的种植大大缓解了天灾遗留下来的问题。
苏叶又小声道:“商队们只要给钱就什么都肯卖,之前的武器就是这样。若是粮食呢,皇上多出点价钱,他们必然愿意从家乡把粮食运过来。”
粮食是有限的,种多少就是多少,不可能突然从天上掉下来。
香薯和土豆虽然能缓解,却不是长久之计,总不能每天只吃这个。
玉米和水稻还是更重要一点,却需要时间来种。
哪怕把缅甸周围一圈都拿下种了,也得好几个月后才能收获一次,哪有直接买那么容易?
想想看,出钱让西洋人运送粮食来,几个月后估计粮仓就得溢出来了!
“西洋商人运送粮食来的,就能优先采买咱们的茶叶、瓷器和绸缎,他们更是乐意了。”
商人不就是为了赚钱,皇帝出得起钱让他们卖粮食,只要价钱给够,这些人出卖灵魂都愿意啊!
皇帝听着苏叶重点咬着“优先”二字就不由笑了:“不错,只优先,价钱上却没什么不同。”
但是这对西洋商人已经算优待了,很多人得排队买,这些人只要卖粮食过来就不必排队能优先买到,谁不乐意啊!
价钱不错,又有别的利益,商人们必定趋之如骛,苏叶已经可以预见往后他们都不会再缺粮食了!
粮食就是国盛的根本,有粮食在手,不管天灾还是人祸都不用太害怕了!
然而皇帝跟军机处商议的时候,军机处大臣却担心西洋商人卖粮食会坐地起价,而且朝廷买那么多粮食支出的银钱实在太多了一些。
户部尚书就道:“谁给的价钱高,我们就不买谁的,谁给的价钱公道就一直合作。怎么,那么多商人,难道我们还没有能选择的?如果他们联手提价,那简单,我们不买就是了。”
反正如今又不是那么缺粮食,他们给的价钱已经比以前高一成,商人们要是贪心,那就把粮食砸在手里呗!
粮食跟别的不一样,储存条件严苛,送过来放着久了发霉坏了,那就不能卖了!
商人不肯降价就拖着,看谁能拖得过谁?
而且户部尚书没说的是,商人们未必都是一条心的。
一起联手抬价,总会有商人想要私下抢了这笔生意,就会偷偷降价。
苏叶也是这么觉得的,商人真能一条心,这不是开玩笑吗?
尤其西洋商人还不是来自同一个地方,天然有竞争关系,而且卖掉粮食就可以优先取得采购茶叶、瓷器和绸缎的资格,当然是先买先得啊!
先拿到手带回去卖,先卖的人价钱必然是最高的。
这笔账苏叶都能算得出来,更别提是那些经常行商的西洋人了,他们又不傻,能不知道哪个更有利吗?
果不其然刚开始就有商人联合起来抬价,很快就有其中一两个私下找户部大臣,愿意降价卖,有多少卖多少。
户部比划了一下,觉得还能降一降,对方也爽快卖,只希望下次他们再过来的时候可以优先卖掉粮食!
这敢情好啊,完全是长期买卖,采购价钱能低一点,商人又有了实利,维持大客户的交情,又能持续不断做买卖,不必千里迢迢过来还要头疼卖给谁。
那么大一笔粮食,分开卖就麻烦了,一起卖根本没多少人能完全吃下。
如今朝廷来买,当然多少都能吃下,又不缺银钱,给得爽快,这么好的客户去哪里找,西洋商人谁不乐意长长久久跟这个大客户做生意?
抬价的商人后来得知后就傻眼了,然而他们再想降价卖,朝廷却已经收得差不多,不是很需要了。
他们又不能把粮食砸在手里,只能再次降价,最后跟以前的价钱差不多,那一成利益就没能吃到,一个个简直要气死了,开始埋怨刚开始提议一起抬价的商人!
于是朝廷这一手又轻轻松松瓦解了这些商人想联合抬价,吃亏了一次,以后谁都不会再做这样的傻事,把机会拱手让给别人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