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一些人说周星星人品不好,但却没见过他说谁人品不好,用一部电影就能把人笑的死去活来的人能坏到哪里去呢?”
吴孟达也点头:“星仔只对事,从来不会对人,他从小单亲长大,不太会表达自己…”
沈林接着道:“早些年周星星最当红的时候,只要报他主演,台湾片商就会直接给钱,等于电影还没拍呢,钱已经到手了,那这个时候大家觉得糊弄糊弄就过去了,周星星偏偏要求很高,那肯定就会不爽了!他还是主演,题材是喜剧,他肯定不能扮丑,那扮丑的任务就交给配角了,本身扮丑就是比较伤自尊的事情…”
广木木海风很惊讶:“真的吗?电影没看,直接给钱?”
吴孟达:“真的,香港电影最蓬勃的时候,台湾是我们最大的市场,一部戏可以两千万港币买走的嘛。所以后期片商就开始点菜,这部电影:刘得华加谁我就给多少钱,有点像点菜…”
“那周星星最贵的时候,可以卖到多少?”
“我知道的《整蛊专家》那个电影,还没开拍,就已经给了2800万!”
“但那个电影是刘得华+周星星!”
“如果纯喜剧的话,《济公》台湾片商好像开价3000万…”
“但这个赔钱了!”
“对,《济公》赔了1700万,台湾片商觉得不能再这么涨下去了,设了一个天花板,说最高只能出道1700万…”
这个属于秘信,吴孟达接着道:“当时,香港片商以为台湾的那些片商都是纸老虎,因为经过他们计算,如果没有香港电影供应台湾院线,台湾片商的存货只能支撑三个月,如果香港片商联手不供片,台湾市场三个月后就没有片子可放了。但他们算错了一点,那些台湾院商联合起来,向新闻局要求开放美国片,以前美国片在台湾市场每一部只能进8个拷贝,后来你就是进来一百多个都行,一下就把整个港片市场冲崩了。”
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落幕跟台湾市场丢失有很大关系,当然,最主要还是人才凋零和市场僵化…
好莱坞太强大,你拿什么跟人家拼?
“沈总有没有研究过港片黄金时代为什么落幕了?”
沈林点头:“肯定研究过…我的想法是时代变了…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里,它是一个地区性的电影产业。它不只属于香港,也属于东亚和东南亚。七八十年代,香港电影击败了台湾电影、日苯电影,而成为整个亚洲的商业电影的中心。这一切,随着好莱坞携冷战胜利之势的大举来犯戛然而止。”
“冷战结束后,好莱坞把目光投向全世界。当然包括亚洲。香港电影没市场了…手工作坊最后输给了大工业,很正常的结果!也是老美文化软实力入侵的结果!”
几个人愣了一下…
还真是,美国赢了冷战后,开始腾出手辐射全世界…
好莱坞也是在91年之后开始全球布局的!
……
《首映访谈》结束后,沈林还有吴孟达回了酒店。
事实上,《阳光依旧凶猛》的宣传早就在推进了。
《周星星、吴孟答再度合作!》
《周星星:我老了,你们还会来看我吗?》
当然那还有‘欠周星星一张电影票’…
这个纯粹就是营销的噱头。
属于感情牌。
很多人一听到这句话,想起了之前自己不花钱看的盗版周星星电影,情怀总是有的,内心一激动,就去看电影了。
这叫情怀营销!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