…………
这还不算,当阿史那大奈听到雅隆人的拉胯表现之后,立即便令潜伏在那曲河西北方向,准备关键时刻帮苏毗末罗一把的大军中军立即开拔,从西北方向渡过那曲河,向雅隆大军后方挺近,对其形成包围之势。
此时此刻,如果雅隆大军有着凝聚力,又有着一位英明的将领,能够准确的判断出形势的话,他们的选择显而易见,立即渡河,跟对岸的苏毗人决一死战,可能还有一线生机。
但雅隆人显然缺乏先决条件,他们在来到那曲河边的那一刻,其实便已经决定了这支大军的命运。
蜂拥而来的唐军将士,穿着半身甲,挥舞着明亮的钢刀,虽然声势以及阵型上跟唐军的正军还是无法相比,但这些瑕疵都已经无所谓了。
就像那曲河的河水倒卷而来,高速冲杀而来的骑兵向尖刀一样,插入了慌乱的雅隆大军当中,几乎没跟他们留下一丝反抗的机会。
只在眨眼之间,无数雅隆骑兵便被割草一样砍翻下马,就像一根根木桩。
还有一万多人的大军先败一场,又猝然受袭之下,几乎没有抵抗,轰然而溃,四散奔逃。
部落联军就是这个样子,打仗一窝蜂,溃散乱哄哄,和中原的义军差不多,缺乏真正的凝聚力。
当然了,冷兵器时代,任何军旅的战斗力都是通过不断的胜利来提升的,即便是部落联军,当他们在胜利和失败中找到自信的时候,也会变得可怕无比。
…………
对于此时的唐军来说,剩下的事情也很简单,追亡逐北而已。
他们现在组成也比较复杂,和部落联军的性质差不多,追逐起逃敌来一样乱糟糟的,不过大胜之际,掩盖了这一切。
接下来的一段时间,那曲河西南一片颇为广阔的天地当中,就成了唐军的猎场。
苏毗人稍事休整,也过了河,苏毗末罗兴奋的不顾肩头的伤处,还要带人参战,却被同样有些狼狈的侯君集劝住,他怕这些苏毗人过去,和唐军产生冲突。
清剿残敌的战事拖的很长,足足有两天多,唐军才收束住兵卒,重新聚集在了一起,这说明他们并不急着做出下一步的军事行动。
然后就是清点战果。
俘获了三千多人,杀伤却足有六七千人,能够逃走的人寥寥无几。
俘获太少,主要还都是些香雄人,他们的战斗意志不成,逃走的意愿也不高,佛系的很。
而唐军中吐谷浑,羌族等高地部族战士与吐蕃人有着深刻的仇恨,大批雅隆人被他们捉住,都就地斩杀了,只是提着人头回来跟长官要军功。
于是大军聚集之处便多了几处人头组成的小丘,是为京观。
苏毗人看着有些惊,可架不住他们喜欢啊,信奉阿修罗神的他们,天然就喜欢看到惊悚而又残酷的景象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