亏他还担忧了一阵,生怕逆子大闹艮岳。
事实证明,太高看他了。
童贯喜上眉梢,忙不迭的打发小太监,搬来一张桌子,摆在赵桓面前,奉上笔墨纸砚。
童贯虚伪至极的好心提醒:“王爷,这可是上好的端砚,您可别糟蹋了。”
此言一出,现场的哄笑声此起彼伏。
赵桓也不言语,研磨沁笔,右手持笔,左手拂袖,没有半点迟疑,墨锋在宣纸上龙飞凤舞。
他虽然没有赵佶自创瘦金体的才学,但绝对算得上工整。
至于赵佶的诗才,确实称得上绝顶,但跟赵桓相比,却相差甚远。
赵桓有如神助,嘴角尽是明快笑意。
“本王上学那阵,被老师揪着耳朵,逼着背下的《元明诗词曲三百首》,跟你闹呢?!”
“知识改变命运,初闻不解此言意,再闻已是言中人。”
“九年义务教育积累的宝贵财富,今儿就要震一震你们这帮才子!”
一首写罢,赵桓却并未停手,而是继续舞文泼墨,一鼓作气,再写九首!
反正这年头没有版权协会来办赵桓,凡宋朝以后的千古名诗,都特么是老子的!
见赵桓一刻不停,洋洋洒洒,越写越多。
在场的所有人,全都露出了疑惑目光。
高尧康吞了下口水,故作镇定:“这……这家伙,到底在写什么?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