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,谱写中华上下五千年

第325章:春秋三传之一,《公羊传》

所以。

这位教育家写了很多有关教育世人的故事,或者说是寓言。

接着,陈凡又讲了一个故事:“从前有个人,丢了一把斧子。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,便观察那人,那人走路的样子,像是偷斧子的;看那人的脸色表情,也像是偷斧子的;听他的言谈话语,更像是偷斧子的,那人的一言一行,一举一动,无一不像偷斧子的。不久后,这人在翻动他的谷堆时发现了斧子,第二天又见到邻居家的儿子,就觉得他言行举止没有一处像是偷斧子的人了。”

这个故事叫做“疑邻盗斧”,就是怀疑邻居偷了斧头。

故事很简单,但却无比的有趣。

不只有趣。

而且无比的直指人心。

这样的一个小故事一出,直播间内一下子乐了起来:“哈哈哈,这个故事绝。”

“听了这个故事,感觉有些脸红。之前我也发生过这样的一件事,倒也不是因为偷不偷东西的事情。但当我怀疑某个人的时候,或者不信任某个人的时候,我就总觉得他做得任何一件事情都有问题。”

“对,就像这个故事一样。不管他是说话也好,走路也好,还是做其他的事也好。我也总看总看,就觉得这丫的不是什么好鸟。结果,真相大白之后,就再也不会这么认为了。”

“哈哈哈……果然是先贤大哲,太洞察人心了。”

这便是教育的作用。

接着,陈凡又讲道:“再跟大家讲一个列子里面的小故事。这个小故事,还跟孔子有关。一次,孔子到东方游历,看见路旁有两个小孩在争辩,孔子问他们争论的原因。一个小孩说: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最近,到了正午时离人最远。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早上离人最远。

前一个小孩说:太阳刚升起的时候有车盖那样大,到了中午,却只有盘子那样大,这不是远的看起来小近的看起来大吗?后一个小孩说:太阳刚升起时,天气还凉丝丝的,中午就热得像手伸到热水里,这不是近热远凉的道理吗?

两人谁也说服不了谁,然后就请孔子评理。

结果孔子也不知道两人到底谁对谁错,最后两个小孩嘲笑孔子说:你不是天下第一聪明嘛,怎么这点事情也不知道。”

这个故事就更欢乐了。

孔子是这个世界的先贤,可以说是这个世界的圣人。

哪怕就是孔子在他所处的时代不如意,但孔子也是声名远扬。

所以孔子的名气是很大的,智慧同样也被很多人广为传播。

可是。

当碰到两个小孩子争论的问题,却分辨不出谁对谁错……这就形成了巨大的反差。

“哈哈,估计孔子得暴走。”

“完了,孔子连小孩子的问题都解答不了,孔子形象大损啊。”

“看得我都乐了,估计这个故事可能是没有发生过的。不过,不管有没有发生过。列子拿孔子出来调侃,这本身上也可以说明。并不是先贤就无所不知,也不是最为有名气的人,他什么都知道。”

当然。

孔子不能分辨这个问题也正常。

毕竟在2000多年前,谁能知道太阳到底有多大。

而且。

就算是有人知道,但术业有专攻。

孔子也并不是无所不知,有一些不知道也正常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